修订的《药品经营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SP”)自2013年6月1日开始实施到现在,“中国连锁药店有6000多家,满足GSP条件的不到1/5。”中国医药物资协会连锁药店委员会主任委员徐郁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各个省市的主管部门针对新的GSP摸着石头过河,原因是落地的细则没有统一标准,药店通过该认证很困难。
按照相关规定,新版药店GSP认证到2015年底要全面执行。部分《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在2013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零售药店,到2014年6月30日前就要完成新版GSP认证,其余则需要在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认证。
2015年即将到来,通过GSP认证的药店却很少,“规定在2014年6月30日前完成认证的药店大部分并未完成。新版GSP落地细则没有,目前药店的经营状况千差万别,各个省市根据当地的连锁药店实际情况进行摸索,希望实施细则能有个统一标准。” 甘肃德生堂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岩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德生堂大药房也在过GSP。“执业药师目前很短缺,人才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按照新版GSP规定,每家药店必须配备一名执业药师,对于一家连锁药店的不同门店来说,可不可以进行执业药师远程指导,温控系统需不需要有探头,冷藏的标准是什么,营业面积等等,这些都需要有个统一的标准,各个省市参照这些标准来实施。”
龙岩透露,阻碍新版GSP通过的还有一个障碍,就是各个省市对于药店的经营政策不统一。“有的省市不允许药店卖处方药,有的省市不允许药店卖非药品,各个省市对于药店经营政策不统一,新版GSP实施细则就难有统一标准。” 比如说,医保卡的用途是用来买药品的,有的医保药店有保健品,这就为消费者持医保卡买保健品提供了方便,但是这不符合相关规定。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有的省市直接规定医保药店不能卖保健品。“政策的不均衡使得GSP实施细则难以产生统一标准,现在通过GSP的软件和硬件成本大幅增加。大量的投入,造成连锁药店经营步履维艰。”龙岩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