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康界
9月9日,《商务部等6部门关于落实2014年度医改重点任务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下称《6部门通知》)正式下发。在医改深化推进、医药市场正值转型时期的当下,这个由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6部门联合发布的利好政策,马上引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在微信圈、互联网等引起疯狂传播。
通读《6部门通知》全文,不难发现,对于药品流通行业当中的主要老大难问题或热点问题,文中都有涉及,并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文件对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中央精神有着进一步落实,并且旗帜鲜明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市场”的理念。但同时,也存在具体措施不够细化、责任承担不够清晰等不足,让人或多或少对政策落地的力度有些担心。
笔者以为,有关零售药店这一医药流通业分支领域,对应的四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老大难问题能否解决,是对《6部门通知》含金量的绝大考验。四个问题分别如下:
其一,新开门店问题。药店退出机制的缺乏力度,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城市药店过于饱和的诱因之一,进而影响到药店准入政策的摇摆反复。药监取消垂管,又进一步放大了开店政策的差异性。限制新开门店,一个地方一种办法,有的省份甚至是全面禁止新开药店。有专家认为,这是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竞争,变相保护落后,如果继续下去,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将成为一句空话。
其二,医保资质问题。必须指出的是,到目前为止,药店的医保资质认定都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纲领文件或统一政策,而且整体上以限制为主,某种程度上使得医药资质成为稀缺资源,加大了权力寻租的风险,也使得零售药店从趋利的角度更愿意把医保资质当成“财政提款机”,没有去提高参保人服务价值的动力。
其三,处方流通问题。拿不到处方一直是药店圈老板们心尖的痛,但是又无能为力。如果说医药分开条件还不成熟,难以短期实现的话,在一定范围内开放处方,让药店与医院同台竞技,其实就是一个决心问题,而且,也是给业界和社会的一个关于医改深化的信心讯号。
其四,连锁发展问题。鼓励连锁药店发展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根据中康资讯的最新数据来看,全国连锁药店门店数的占比才44.9%,连锁百强2013年的销售增长10.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近年来连锁药店的发展总体放缓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竞争的不公平,越是有规模的连锁,各级政府部门对其管理要求就越规范,企业负担就越大,相反,单体店却有很大的空间打各种擦边球甚至违法违规。笔者接触到的所有连锁药店老总都一个论调:帮扶连锁做大做强,基本上只是一句空话。
总而言之,对《6部门通知》的积极意义,笔者不吝赞美,但其后续的实际效果,笔者谨慎乐观。笔者以为,更为实际的期待是,希望以此发端,“构建全国统一市场”的理念被各相关部门真正吸收,能够融合到今后的政策制订当中去。